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节 从理论转向记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有心理学理论,最终都要回归到患者的记忆.

否则,永远只是隔靴搔痒.

就像一位心理医生总是为患者描述:人的心理跟大自然一样,有起有落.就像太阳一样,有朝阳、午日、夕阳.

人要顺其自然,不能跟自然对抗.

或者用“灵灵玄玄”仙佛似的超脱之语来开导患者的心灵.

又或者说:人的意识跟计算机的程序一样,对信息的处理有一套编码、解码规则……

这些解释都是如此的和谐美妙.

但更像是一种外在陈述,而非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

因为你的教诲始终是意识的,而意识又是千变万化的,人每天都会接受不同的知识,获得不同的理解.

一旦知识发生冲突,则会引发他的强迫对抗意念,失去自主性.

也许,人们会搬出一些看似铁定的定律和规律,以此稳定心理疾患者的情绪.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些规律是一成不变的.最重要的是保证在患者心中是持久和稳定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妙的理论无法引起患者的亲切感.

因而具有一种几近生理的排异性.

最多只是对传授他理论的人的一种好感和信赖;或者是当成一种消遣,而并未深入内心。

因为他冥冥中似乎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快乐并不是依靠这些教条式后天教育得来的;也没那么超脱.

依我看来:最稳定执久和亲切的观念,不是后天教育所得,反而是在童年时那种接近先天的本能记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he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