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跳法不仅需要最精准把控飞跳前轮胎的朝向以及衔接时的落点位置,还要考虑到连续飞跳的垂直冲击力会不断累积。
每一次的落下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更是对五脏六腑和大脑的大力冲击。
余曜看似节省了短暂的衔接,实则要承受的只会更多,对车手的技术能力要求更是指数爆炸级的增长。
他是在用近乎炫技的方式拒绝向硬件条件认输。
追更比赛多年的资深车迷们看得心服口服,十分好奇余曜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过于大胆的解法的。
场外实时监控的车队经纪人们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能全世界只有余曜自己才知道,其实早在第一次看见这种形如蘑菇雪道的起伏赛道时,他就在脑海里推演过自己是否能用单板空中技巧的方式快速通过这里。
起初的构思是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好玩。
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个临时起意的想法居然真的能在前翼意外损坏的危急关头救自己一命。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短暂的念头如灵光一闪而过。
余曜来不及深想,也没功夫深想,因为他很快就抵达了第五个跳台与第六个跳台的衔接点。
依旧是落地在第六个跳台的起跳点,依旧是在飞跳前的车身转向,半空加速。
已经使用过一次类似技术的少年驾轻就熟,甚至还精准地通过方向盘调整了自己的落点的位置,使之前轮刚刚触地,后轮就马上起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hebook.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