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坐在通往村外的一条道路旁边的石碑上,似乎在等着什么人,眼中有一丝不耐和急躁,手中百无聊赖的朝旁边一个水坑里有一下没一下地投着石子,打发时间。
对张毅来说,今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平生第一次,他有了出村的机会,而且要到村子外面三十余里的地方去。
为了出村,母亲特地给他精心打扮了一番。他身上穿着一件浅褐色小褂,一条蓝色的长裤一尘不染,就连脚下的布底鞋也是新纳的,穿上去格外舒服。
张毅身下石碑上刻着三个斗大的字:“流泥村”。他对这三个字很熟悉,不仅因为它们正是这个小村庄的名字,更因为它们出自父亲之手。
张毅的父亲名叫张宝林,是流泥村里唯一一个教书先生。庄稼人称呼教书先生为教书匠,表示他们与铁匠、木匠、泥水匠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他们还是有不同的。至少铁匠、木匠等等可以靠着手艺填饱肚子,而教书匠却不行,所以教书匠总是瘦弱的,手无缚鸡之力。
流泥村的村民世代以耕种为生,对读书认字没有太大的认同感,所以张宝林在村里混得并不好,不仅不好,甚至可以说非常落魄。落魄也是教书匠的代名词。
不过,尽管生活并不如意,但是张宝林却活得很快乐。因为他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个近乎神童的儿子。
张毅在张宝林的熏陶下自小勤奋好学,再加上他脑子灵活,不到八岁就已经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了。到了十岁,家里的藏书他都背了一遍,已经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ehebook.com
(>人<;)